转发:超常儿童培训市场火热 利益成为背后推手

发布日期:2014-05-05    浏览量:409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分享:

5月3日,北京西城区育才小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超常班”幼升小入学初试,招生的范围是全国,因此对于户籍不在本市及西城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进入优质小学的机会。一位来自丰台的家长告诉记者,据说去年有2000多名学生报考,最后只录取了70名学生,录取率也就是3%到5%。感觉自家孩子也是来“打酱油”的,不过还是想让孩子试试。

一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从考场出来。

5月3日,北京市,位于陶然亭北侧的幸福时光幼儿园门前挤满了前来送孩子初试的家长。9点20分左右,参加第二场考试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陆续来到校门口,不到十分钟,该校的校门口处的马路已被家长堵得水泄不通。

记者随机询问了小朋友,但很多都说不出具体的考试题目。

据了解,约一周到十天后,学校会向家长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入选的考生将进行下一轮的复试。参加此次考试的学生来自本市各区县,甚至全国其他省2014北京育才小学“超常班”初试现场火爆

中国青年报讯“国际上公认‘超常儿童’存在但所占比例极小”、“专家已经明确指出‘超常儿童’是无法用培训的方式获得的”、“大多数孩子即使参加了培训最终无缘被选入‘超常儿童’”……

按以上几条,我们可以轻松推导出“超常儿童”培训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但事实是,这个市场正有越来越火的趋势。

原因何在?

当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在这场与“神童”有关的竞争中,家长、学校、培训机构都有一部分抱着很强功利目的。在利益的趋势下,一项以科学性为前提的选拔被推上了急功近利的道路。

家长:在应试的道路上逃离应试

一位小学高年级家长在一个著名家长论坛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孩子不是超常儿童的家长们看过来”,如果孩子进入复试或试读未被录取,一定要在学校北门登记一下,接待老师会说“不承诺(这样做)有用”,但是学校会从这些孩子中选择组班的。

这段话似乎正点中了大多数家长的软肋。

红梅和佟女士是研究生时的同学,两人同时毕业、同时结婚生子。去年,两人的孩子都是五年级。不同的是,佟女士的女儿去年在参加海淀区一所著名中学的“超常儿童”选拔中,成功被选入,而红梅的儿子却落选了。

两个孩子的差距自此显现了出来。

今年,红梅的儿子面临“小升初”,各种压力和纠结让红梅几近崩溃。而佟女士,不仅不用承受这份压力,而且为即将升入初二的女儿安排了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暑假,“看着以前的同学和家长那么煎熬,真觉得我们挺幸运的。女儿在学习上不费劲,正好可以让她在其他方面锻炼锻炼。假期里给她安排了两个旅游,调整状态迎接一年后的初三。”

“我算是想明白了,在现在这种应试大环境下,孩子只有应试好了才能进行素质教育,否则你就会被卷入更加严酷的应试教育中。”柳女士说。她女儿今年“幼升小”,在育民学校和育才学校“超常儿童”筛选测试中落选了,不过,凭借着两次考试的锻炼以及“育才”临考前的培训,柳女士的女儿顺利考上了朝阳区的一所名校。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更多的家长领着孩子在应试的道路上逃离应试。

不过,在另一些家长眼中,柳女士还属于“不太开窍”的,因为这些家长的办法是首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考试的“牛孩”,然后再进行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练”孩子。

“择校‘择’的是什么,除了‘名师’外,更重要的是‘发小儿’。”一位朋友这样指点柳女士。“苦练孩子太笨了。帮孩子编织好一张关系网,他将来怎能不成功?”

于是,有人围着育民小学转了一圈,数了数学校周围的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财政部”、“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几十个大的机关单位榜上有名,“就冲学校周边这些单位,孩子就该在这儿上学”。

当把这样的条件作为学校选择标准的时候,家长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孩子,任何测试和选拔都在“为我所用”。

##########NextPage##########

学校:超常儿童选拔同时完成“点招”

家长动了“走捷径”的心思,测试的内容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理,当有些学校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后,有些测试就能“为他所用”。

有人曾经问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什么是好学校?他说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好学生就会有好学校。

确实,好学生对于“好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间对生源的抢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两年,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对“小升初”阶段的奥数竞赛及“坑班”的整治力度越来越大。不过,一位培训机构业内人士透露,“不让奥数与升学挂钩,没有了‘坑班’,这些好学校就不选拔好学生了吗?不可能!”

这位培训机构内部人员以海淀区一所著名中学为例。“神测”(超常儿童筛查测试)结束后,这个学校便从初试的孩子中选拔了1000多人组成了夏令营。夏令营中,孩子们上午会学习中学的几何、物理、化学等,下午则参加针对上午所讲内容进行的考试。“虽然夏令营只是为他们的超常儿童实验班选拔人才,但是,这个学校‘点招’的孩子很多都出自这里。”

不少进行“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都一再声明,学校此举与“掐尖儿”、与“抢生源”无关,但是,事实上,“超常儿童”的选拔早已不是少数高智商孩子的智力游戏,它已经演化成孩子“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另一条捷径。

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被卷入其中,有不少家长今年带着孩子参加“八少”(北京八中少年班)和“八素”(北京八中素质班)的考试,明年可能就会出现在“人大附中早培班”和“清华附中优才班”的选拔现场。

再加上一些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尝试,北京的生源大战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生源混战。


 


    机构:超常儿童特训的价格远高于其他培训

对于培训机构来说,追逐利益更是天经地义。

在今天的培训市场上,奥数、外语、舞蹈、钢琴等培训班多如牛毛,其中一个后果是,其价格也变得相对透明。而“超常特训”还属于比较新的项目,再加上专业性较强,其利润也相当可观。

“一位家长在咨询时说一期培训班是6000元,如果过不了初试,会退一半的钱,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培训班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至少挣到3000元。”施建农说。

记者在以“超常班特训”著称的“桦树湾”看到了该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页,与“超常”训练有关的“思维特训课程”,15次课的费用共计7500元,每次课的费用为500元,而相同课时的“初中数学”费用为2250元,每次课家长要花的钱是150元,即使是注明了由“名校一线教师”授课的“初中物理”,15次的费用稍贵些,3000元,每次课是200元,这个价钱也还不及“思维特训课程”的一半。

这是平时的费用,如果到了模考阶段,家长要掏的钱还要更多。我们从宣传单页上可以看到:“2014年育才超常班模考课程”8次课的价钱是5600元,单次课的价钱从500元升到了700元。

有了考“育民”的失败经历后,柳女士在考“育才”的前一天终于去了被很多家长提及的“桦树湾”上了最后半天的培训课。“真的挺贵的,半天的培训费就一千好几。”柳女士介绍,这半天的培训主要是做“真题”。

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准备明年考“育民”或“育才”,他报一个“思维训练课程”加一个“模考课程”就要花1.31万元。

这还是一个孩子在一个机构报名的情况。

记者在一个北京家长圈中声望很高的论坛上看到,2013年参加育民小学超常班初试的有2789人,我们仅估算其中的零头700人参加了培训的话,培训费用也将近1000万元。

在巨大利益面前,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就会被使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个别“超常儿童”培训机构,不停地强调自己的“真题”与中科院心理所的题目“相似度”非常高。因此,参加培训的孩子在“超常儿童”实验班的初试中有更高的通过率。

著名的门萨俱乐部是一个世界顶级智商人士的圈子,据了解,其入会的测试题在全世界范围内保密,若门萨入会测试的主监考官泄密,将立即被撤销主监考官资格,并追究其责任。

专家强调,通过一般的培训是无法让一个非超常儿童通过“超常儿童筛查”的,但是,如果,一些机构的“真题”确实很“真”,结果又会怎样呢?